在墙面保温层中选择
网格布规格,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:
一、保温层材料特性
- 材质硬度与吸水率:
- 硬质保温材料(如挤塑板)表面光滑,需 高强度网格布(如6×6mm网眼、160-200g/㎡克重)增强粘结力;
- 软质或吸水率高的材料(如岩棉)需 更细密网眼(如5×5mm)防止纤维外漏,同时搭配中等克重(120-160g/㎡)平衡强度与贴合性。
- 厚度:
- 厚保温层(如≥50mm)易因自重或外力开裂,需 高克重网格布(200g/㎡以上)提升整体抗拉强度。
二、抗裂与耐久性需求
- 基层平整度:
- 基层凹凸不平或存在较大接缝时,选 网眼较大(6×6mm)、克重较高的网格布,覆盖缝隙并分散应力;
- 基层平整时,可降低克重至120-160g/㎡,减少材料成本。
- 环境因素:
- 外墙或高湿度区域(如厨房、卫生间)需 耐碱网格布(涂覆耐碱涂层),避免水泥碱性腐蚀;
- 温差大的地区(如北方)需网格布 延展性好(如断裂伸长率≥5%),适应热胀冷缩。
三、施工工艺匹配度
- 抹灰层厚度:
- 薄抹灰工艺(≤5mm)选 网眼4×4mm-5×5mm、克重120-160g/㎡,避免网格布纹路外显;
- 厚抹灰层(>5mm)可放宽至6×6mm网眼,搭配160g/㎡以上网格布增强整体性。
- 粘结剂类型:
- 使用粘稠度高的粘结剂(如聚合物砂浆)时,网格布克重可适当降低;
- 稀薄粘结剂需 高克重网格布(200g/㎡)确保挂网牢固。
四、成本与性能平衡
- 性价比选择:
- 内墙保温可选经济型规格(如5×5mm网眼、120g/㎡);
- 外墙或高要求场景优先选耐碱、高强度规格(6×6mm网眼、160-200g/㎡),避免后期维修成本。
墙面保温层网格布的核心选择逻辑是 “材料特性决定基础规格,环境需求强化性能指标,施工条件适配工艺”,优先确保抗裂、粘结牢固,同时兼顾表面平整度和成本。